环境问题

网上有关“环境问题”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环境问题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记性好的话,背下来,让你老师吓倒一...

网上有关“环境问题”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环境问题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记性好的话,背下来,让你老师吓倒

一、环境的概念

所谓环境总是相对于某一中心事物而言,作为某一中心事物的对立面而存在。它因中心事物的不同而不同,随中心事物的变化而变化。与某一中心事物有关的周围事物,就是这个中心事物的环境。

环境科学所研究的环境,它的中心事物是人类,是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生存、繁衍所必需的、与之相适应的环境,或物质条件的综合体,它们可分为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两种(见右图)。

人类环境的结构

自然环境是人类出现之前就存在的,是人类目前赖以生存、生活和生产所必需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总称,即阳光、温度、气候、地磁、空气、水、岩石、土壤、动植物、微生物以及地壳的稳定性等等自然因素的总和,用一句话概括就?quot;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人类的一切自然形成的物质、能量和自然现象的总体",有时简称为环境。

除了自然环境,由于人类的活动而形成的环境要素,包括人工建筑物(如城市和乡村)、人工产品(如各种化学品)和能量,以及人类活动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构成了环境科学中的人工环境。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法指出,"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ISO14001标准对环境的定义是:组织运行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土地、自然资源、植物、动物、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注:在这一意义上,外部存在从组织内延伸到全球系统。

二、什么叫环境问题

人类对什么是环境问题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本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还只局限于对环境污染的认识上,把环境污染等同于环境问题。而水、旱、虫灾、地震、风暴等则认为全属自然灾害。可是随着近几十年来经济的迅猛发展,自然灾害日益频繁,受灾人数和损失都在激增。人们逐渐认识到由于人口增长,盲目发展农业生产,而导致的大量砍伐树木、破坏植被等严重危害生态平衡的行为,是水、旱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从很大程度上说,1998年中国长江大洪水是其上游长期以来乱砍滥伐森林,造成水土流失的结果。由于生态环境破坏,人为酿成的天灾,也属于环境问题的范畴。

因此环境问题,就其范围大小而论,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理解。

广义:由自然力或人力引起生态平衡破坏,最后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客观存在的问题,都是环境问题。

狭义:只是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使自然生态系统失去平衡,反过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切问题,就是从狭义上理解的环境问题。

如果从引起环境问题的根源考虑,环境问题又可分为两类:

原生环境问题(第一环境问题):由自然力引起的环境问题,主要指地震、火山、海啸、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问题。

生态环境问题(第二环境问题):由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问题,它又可分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两类。

ISO14000系列标准所涉及的环境问题主要就是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两个方面。

环境污染一般是指有害物质或因子进入环境,并在环境中扩散、迁移、转化,使环境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发生变化,对人类以及其它生物的生存在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环境污染的分类如下:

生态环境破坏是人类活动直接作用于自然界引起的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和对生物体的危害。人类向自然界掠夺性地索取资源,造成资源性匮乏并破坏了生态从而造成严重的生态危机。

三、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发展

(一)农业革命引起的环境问题

人类在诞生以后很长的岁月里,只是天然食物的采集者和捕食者,人类对环境的影响不大。那时"生产"对自然环境的依赖十分突出,人类主要是以生活活动,以生理代谢过程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转换,主要是利用环境,而很少有意识地改造环境。如果说那时也发?quot;环境问题"的话,则主要是由于人口的自然增长和盲目的乱砍乱捕、滥用资源而造成生活资料缺乏,引起饥荒的。

所以,在农业革命以前,环境基本上是按照自然规律运动变化的,人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依附于自然环境。

随后,人类学会了培育、驯化植物和动物,开始了农业和畜牧业,这在生产发展史上是一次大革命。而随着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人类改造环境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地显示出来,但与此同时也发生了相应的环境问题,如大量砍伐森林、破坏草原、刀耕火种、盲目开荒,往往引起严重水土流失,水旱灾害频繁和沙漠化;又如兴修水利,不合理灌溉,往往引起土壤的盐渍化、沼泽化,以及引起某些传染病的流行。

农业文明的出现所引起的生态破坏在某些地区已经达到了相当的规模,并产生了严重的社会后果。历史上,由于农业文明发展不当带来生态环境恶化,从而使文明衰落的例子屡见不鲜。

诞生于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可以说是"尼罗河的赐予"。在历史上,每到夏季,来自上游地区富含无机物矿物质和有机质的淤泥随着河水的漫溢,都要给埃及留下一层薄薄的沉积层,其数量不致于堵塞灌渠、影响灌溉和泄洪,但却足以补充从田地中收获的作物所吸收的无机矿物质养分,近乎完美地满足了农田对于有机质的需要,从而使这块土地能够生产大量的粮食来养育生于其上的众多人口。历史学家认为,正是这种无比优越的自然条件造就了埃及漫长而辉煌的文明。然而,由于尼罗河上游地区的森林不断地遭到砍伐,以及过度放牧、垦荒等,使水土流失日益加剧,尼罗河中的泥沙逐年增加,埃及再也得不到那宝贵的沃土,昔日?quot;地中海粮仓"从此失去了往日的辉煌,现已成为地球上的贫困地区之一。

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位于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之间(现伊拉克境内),是著名的巴比伦文明的发源地。公元前,这里曾经是林木葱郁、沃野千里,富饶的自然环境孕育了辉煌的巴比伦文化--"楔形文字"、《汉穆拉比法典》、60进制计时法……巴比伦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西亚著名的商业中心,巴比伦国王为贵妃修建的"空中花园"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然而,巴比伦人在创造灿烂的文化、发展农业的同时,却由于无休止地垦耕、过度放牧、肆意砍伐森林等,破坏了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使这片沃土最终沦为风沙肆虐的贫瘠之地,2000年前漫漫黄沙使巴比伦王国在地球上销声匿迹。如今,这块土地所供养的的人口还不及汉穆拉比时代的1/4,而那座辉煌的巴比伦城,直到近代,才由考古学家发掘出来,重新展现在世人面前。

黄河流域是我国古老文明的发祥地。4000多年前,这里森林茂盛、水草丰富、气候温和、土地肥沃。据记载,周代时,黄土高原森林覆盖率达到53%,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农业发展提供了优越条件。但是,自秦汉开始,黄河流域的森林不断遭到大面积砍伐,使水土流失日益加剧,黄河泥沙含量不断增加。宋代时黄河泥沙含量就已达到50%,明代增加到60%,清代进一步达到70%,这就使黄河的河床日趋增高,有些河段竟高出地面很多,形成"悬河",遇到暴雨时节,河水便冲决堤坝,泛滥成灾,黄河因此而成为名符其实的"害河"。与此同时,这一带的沙漠面积日复一日地扩大,生态环境急剧恶化。

从上面的例子中可以看出,在农业社会,生态破坏已经到了相当的规模,并产生了严重的社会后果。

但总的说来,在农业文明时代,主要的环境问题是生态破坏。由于人类的人口还较少,在地球上的活动范围还有限,环境问题的规模和影响还不十分突出。

(二) 工业革命带来的环境问题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在十八世纪60年代至十九世纪中叶,生产发展史上出现了又一次伟大的革命--工业革命。它使建立在个人才能、技术和经验之上的小生产被建立在科学技术成果之上的大生产所代替,大幅度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增强了人类利用和改造环境的能力,大规模地改变了环境的组成和结构,从而也改变了环境中的物质循环系统,扩大了人类的活动领域,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新的环境问题。一些工业发达的城市和工矿区的工业企业,排出大量废弃物污染环境,使污染事件不断发生。其中有八起事件引人注目。

--马斯河谷事件。1930年12月1日~5日,比利时马斯河谷的气温发生逆转,工厂排出的有害气体和煤烟粉尘,在近地大气层中积聚。3天后,开始有人发病,一周内,60多人死亡,还有许多家畜死亡。这次事件主要是由于几种有害气体和煤烟粉尘污染的综合作用所致,当时的大气中二氧化硫浓度高达25~100毫克/立方米。

--多诺拉事件。1948年10月26日~31日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多诺拉小镇,大部分地区持续有雾,致使全镇43%的人口(5911人)相继发病,其中17人死亡。这次事件是由二氧化硫与金属元素、金属化合物相互作用所致,当时大气中二氧化硫浓度高达0.5~2.0毫克/立方米,并发现有尘粒。

一一伦敦烟雾事件。1952年12月5日~8日,素有"雾都"之称的英国伦敦,突然有许多人患起呼吸系统病,并有4000多人相继死亡。此后两个月内,又有8000多人死亡。这起事件原因是,当时大气中尘粒浓度高达4.46毫克/立方米,是平时的10倍,二氧化硫浓度高达1.34毫克/立方米,是平时的6倍。

--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1936年在洛杉矶开采出石油后,刺激了当地汽车业的发展。至40年代初期,洛杉矶市已有250万辆汽车,每天消耗约1600万升汽油,但由于汽车汽化率低,每天有大量碳氢化合物排入大气中,受太阳光的作用,形成了浅蓝色的光化学烟雾,使这座本来风景优美、气候温和的滨海城市,成为"美国的雾城"。这种烟雾刺激人的眼、喉、鼻,引发眼病、喉头炎和头痛等症状,致使当地死亡率增高,同时,又使远在百里之外的柑桔减产,松树枯萎。

--水俣事件。日本一家生产氮肥的工厂从1908年起在日本九州南部水俣市建厂,该厂生产流程中产生的甲基汞化合物直接排入水俣湾。从1950年开始,先是发现"自杀猫",后是有人生怪病,因医生无法确诊而称之为"水俣病"。经过多年调查才发现,此病是由于食用水俣湾的鱼而引起。水俣湾因排入大量甲基汞化合物,在鱼的体内形成高浓度的积累,猫和人食用了这种被污染的鱼类就会中毒生病。

--富山事件。50年代日本三井金属矿业公司在富山平原的神通川上游开设炼锌厂,该厂排入神通川的废水中含有金属镉,这种含镉的水又被用来灌溉农田,使稻米含镉。许多人因食用含镉的大米和饮用含镉的水而中毒,全身疼痛,故?quot;骨痛症"。据统计,在1963年至1968年5月,共有确诊患者258人,死亡人数达128人。

--四日事件。五六十年代日本东部沿海四日市设立了多家石油化工厂,这些工厂排放的含二氧化硫、金属粉尘的废气,使许多居民患上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而死亡。1967年,有些患者不堪忍受痛苦而自杀,到1970年,患者已达500多人。

--米糠油事件。1968年,日本九州爱知县一带在生产米糠油过程中,由于生产失误,米糠油中混入了多氯联苯,致使1400多人食用后中毒,4个月后,中毒者猛增到5000余人,并有16人死亡。与此同时,用生产米糠油的副产品黑油做家禽饲料,又使数十万只鸡死亡。

这一时期环境污染的特点是:由工业污染向城市污染和农业污染发展:点源污染向面源(江河湖海)污染发展;局部污染正迈向区域性和全球性污染,构成了世界上第一次环境问题高潮。从此,人们也开始正视保护环境。虽然经过近二十年的努力,发达国家的污染问题部分地获得解决,环境状况有所改善,但环境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同时,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发展,又会带来新的环境问题。许多发展中的国家,又在走发达国家的老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1984年12月印度的"博帕尔惨案"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三) 人类当代环境问题

前面已提到,自工业革命以后,特别是进入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人类干扰自然界、改造自然界的力量空前强大,经济迅猛发展,每年创造的财富超过15万亿美元。与此同时,环境也付出巨大代价。环境问题出现的频率增加,强度增大,范围更广。就总体而论,无论是环境污染还是生态破坏,当代世界环境质量正在进一步恶化。

人类当代环境问题阶段始于1984年英国科学家发现、1985年美国证实在南极上方出现臭氧空洞,构成了第二次环境问题高潮。这一阶段环境问题的核心,是与人类生存休戚相关的"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沉降"三大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引起各国政府和全人类的高度重视。

1、酸雨

酸雨又称为酸沉降,它是指PH值小于5.6的天然降水(湿沉降)和酸性气体及颗粒物的沉降(干沉降)。由酸沉降引起的环境酸化是本世纪最大的环境问题之一。

随着人口的剧烈增长和生产的发展,化石燃料的消耗不断增加,酸雨问题的严重性逐渐显露出来。50~60年代以前,酸雨只在局部地区出现。50~60年代,北欧地区受到欧洲中部工业区酸性排气的影响,出现了酸雨。60年代末到80年代初,酸雨的危害全面显示,酸雨范围由北欧扩大至中欧,同时北美也出现了大面积的酸雨区。80年代以来,在世界各地相继出现了酸雨,如亚洲的中国、日本、韩国、东南亚各国,南美的巴西、委内瑞拉,非洲的尼日利亚、象牙海岸等都受到了酸雨的危害。

当前,酸雨最集中、面积最大的地区是欧洲、北美和中国。全球降水来源的硫沉降最高的地区是欧洲、美国中部和中国西南部,负荷量都大于1.0g(S)/(m2·a);硫沉降高的其他地区有北美、前苏联和亚洲环太平洋地区,负荷量为0.3g(S)/(m2·a)。

酸雨危害范围不断加大,危害程度也不断加深。中北欧、美国、加拿大已出现明显土壤酸化现象。美国、加拿大、北欧诸国的水体受酸雨影响而酸化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加拿大30万个湖泊,到本世纪末,有近5万个因湖水酸化生物将完全灭绝。酸雨对森林的危害在许多国家已普遍存在。全欧洲1.1亿公顷的森林,有5000万公顷受酸雨危害而变得脆弱和枯萎。至于酸性降水现象,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发生。

在我国,大片酸雨区仍旧存在,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及四川盆地。据1994年对77个城市的统计,降水PH年均值低于5.6的占到了48.1%(1995年环境公报)。

酸雨中含有的酸主要是硫酸和硝酸,是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SO2和NOX,排到大气中后转化而来的。特别是SO2,更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污染物。酸雨的发展与燃料消费数量、能源结构、技术水平以及人口增长均有关系。依此分析,目前酸雨最集中的欧洲、北美,尽管人口与经济在今后仍会不断增长,但酸雨问题不会有明显的加重。而发展中国家,却可能因酸性污染物排放的急剧增加,而使酸雨变得越来越严重。

2、温室效应与气候变化

l)温室效应与温室气体

大气层中的某些微量组分,能使太阳的短波辐射透过,加热地面,而地面增温后所放出的热辐射,却被这些组分吸收,使大气增温,这种现象称为温室效应。这些能使地球大气增温的微量组分,称为温室气体。主要的温室气体有CO2、CH4、N2O、CFC(氟氯烷烃)等。80年代研究结果表明,人为造成的各种温室气体对全球的温室效应所起作用的比例不同,其中CO2的作用占55%、CFC占24%、CH4占15%、N2O占6%,因此CO2的增加是造成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

2)温室效应产生的影响

地球的大气本来就存在着温室效应,它使地球保持了一个适于人类生存的正常温度环境。只是由于人类活动的规模越来越大,向大气排放了过量的温室气体,使温室效应增强,从而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一系列问题。

首要的问题是全球气候变暖,近百年来,全球地面平均气温增加了0.3℃~0.6℃。80年代成为本世纪最热的10年,1988年的全球平均气温比1949~1979年的多年平均值高0.34℃,比世纪初高了0.59℃。这些都证明地球确有变暖趋势。

气候的变暖引起了海平面的上升。当前,世界大洋温度正以每年0.1℃的速度上升,全球海平面,在过去的百年里平均上升了14.4cm,我国沿海的海平面也平均上升了11.5cm,海平面的升高将严重威胁低地势岛屿和沿海地区人们的生活和财产。

3)全球气候变化趋势

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上升,这已是既定的事实,温室效应导致了全球气候变暖的说法,也已被大多数人所接受。但由于影响全球气候的因素很多,这些因素的综合效应对未来气候的影响,尚存在着不同看法,除了地球变暖的学说外,还有地球"变冷说"和"波动说"。此外,对地球变暖的原因,究竟是温室效应的结果,还是属于气候的自然波动,或是两者兼而有之,也仍然存在着科学的不确定性。因此,完全准确地判断温室效应的影响趋势也是困难的。

有些预测表明,如果大气中CO2浓度增加1倍,全球温度将上升5℃,而到下世纪,大气中CO2浓度完全可以翻一翻。据政府间气候委员会(IPCC)对全球气候变化判断,下个世纪全球气温每10年将上升0.3℃,到2050年,全球气温将上升1℃;海平面每年上升6cm,到2070年,海平面将上升65cm,但不同海域相差较大。由此可以看出,随着温室气体排放量的附加,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仍然存在,由此而导致的各种影响也会继续增加,因此对温室气体的排放问题,仍需认真对待。

3、臭氧层破坏

1)臭氧层破坏的状况

1985年,英国科学家法尔曼(Farmen)等人总结他们在南极哈雷湾观测站(Halley Bay)的观测结果,发现从1975年以来,那里每年早春(南极10月份)总臭氧浓度的减少超过30%。这一发现得到了许多其它国家的南极科学站观测结果的证实。如此惊人的臭氧减少引起了全世界极大的震动。臭氧层破坏的问题也从此开始受到不仅来自科学界,而且来自世界各国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

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出现关于南极上空臭氧层浓度在春季(10月份)期间显著下降的报道起,进一步的测量表明,在过去10-15年间,每到春天南极上空的平流层臭氧都会发生急剧的大规模的耗损,极地上空臭氧层的中心地带,近95%的臭氧被破坏。从地面向上观测,高空的臭氧层已极其稀薄,与周围相比象是形成了一个"洞",直径达上千公里,"臭氧洞"就是因此而得名的。卫星观测表明,臭氧洞的覆盖面积有时甚至比美国的国土面积还要大。

下面两幅分别显示了南极臭氧空洞和南极上空臭氧层浓度的下降趋势。

进一步的研究和观测还发现,臭氧层的损耗不只发生在南极,在北极上空和其它中纬度地区也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臭氧层损耗现象。实际上,尽管没有在北极发现类似南极洞的臭氧损失,但科学研究发现,北极地区在一月至二月的时间,16-20公里高度的臭氧损耗约为正常浓度的10%,北纬60o-70o范围的臭氧柱浓度的破坏约为5% - 8%。因此,与南极的臭氧破坏相比,北极的臭氧损耗程度要轻得多,而且持续时间相对较短。

实际上,臭氧总浓度的减少在全球范围内发生。利用地面观测和卫星资料,中国气象科学院的周秀骥报道了我国在青藏高原存在一个臭氧低值中心。中心出现于每年六月,中心区臭氧总浓度的年递减率达0.345%,这在北半球是非常异常的现象。研究还发现,自1979年以来,我国大气臭氧总量逐年减少,年平均递减率为0.077%-0.75%。

2)臭氧层破坏的原因和机理

臭氧是地球大气中的一种微量气体,由三个氧原子组成,是我们熟知的氧气的同素异形体。臭氧在大气中通常分布在两层,即对流层和平流层中。环绕在地球表面至高空8-16公里范围内的一层大气称为对流层,这一层中的臭氧对人类和生态环境是有害的,它也是当前城市大气光化学烟雾污染的主要物质。对流层向上至大约50公里左右的范围,就是通常所称的平流层。实际上,平流层保存了大气中90% 的臭氧,位于这一高度的臭氧能有效地吸收对人类健康有害的紫外线(UV-B段),从而保护了地球上的生命。

一般将来自太阳的紫外辐射按照波长的大小分为三个区,波长在315-400 nm (1nm =10-9 m)之间的紫外光称为UV-A 区,该区的紫外线不能被臭氧有效吸收,但是也不造成地表生物圈的损害。事实上,这一波段少量的紫外线也是地表生物所必需的,它可促进人体的固醇类转化成维生素D,如果缺乏会引起软骨病,尤其对儿童的发育产生不良的影响;波长为280-315 nm的紫外光称为UV-B 区,这一波段的紫外辐射是可能到达地表并对人类和生态系统造成最大危害的部分;波长为200-280 nm的紫外光部分称为UV-C 区,该区紫外线波长短,能量高,不过这一区的紫外线能被大气中的氧气和臭氧完全吸收,即使是平流层的臭氧发生损耗,UV-C 波段的紫外线也不会到达地表造成不良影响。

在平流层内,强烈的紫外线照射使CFCs 和Halons分子发生解离,释放出高活性的原子态的氯和溴,氯和溴原子也是自由基。氯原子自由基和溴原子自由基就是破坏臭氧层的主要物质,它们对臭氧的破坏是以催化的方式进行的:

Cl + O3 →ClO + O2

ClO + O →Cl + O2

其净结果是:

O3 + O → 2O2

在上述反应过程中,Cl破坏了一个臭氧分子,但Cl本身却并没有被消耗,它还可以继续破坏另一个臭氧分子。化学反应中起这样作用的物质称为催化剂。上述的反应称为催化反应。

溴原子自由基也是以同样的过程破坏臭氧,因此,也是催化剂。据估算,一个氯原子自由基可以破坏104-105个臭氧分子,而由Halon释放的溴原子自由基对臭氧的破坏能力是氯原子的30-60倍。而且,氯原子自由基和溴原子自由基之间还存在协同作用,即二者同时存在时,破坏臭氧的能力要大于二者简单的加和。

令科学家和社会各界忧虑的是, CFCs和Halons 具有很长的大气寿命,一旦进入大气就很难去除,这意味着它们对臭氧层的破坏会持续一个漫长的过程,臭氧层正受到来自人类活动的巨大威胁。

为了评估各种臭氧层损耗物质对全球臭氧破坏的相对能力,科学上采用了"臭氧损耗潜势"(Ozone Depletion Potential, ODP)这一参数。臭氧损耗潜势是指在某种物质的大气寿命期间内,该物质造成的全球臭氧损失相对于相同质量的CFC-11的排放所造成的臭氧损失的比值。在大气化学模式计算中,某物质X的ODP值可以表示为:

ODP=单位物质X引起的全球臭氧减少/单位质量的CFC-11引起的全球臭氧减少

臭氧损耗物质的大气浓度分布及参与的大气化学过程是影响其ODP 值的主要因素。由于对这些因素的处理方式不同,不同的研究者得到的臭氧损耗物质的ODP值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各类臭氧层损耗物质的ODP值的次序大体一致:含氢的氟氯烃化合物的ODP 值远较氟里昂低,而许多哈龙类化合物对平流层的破坏能力大大超过氟里昂。这些研究为决策者指定臭氧层损耗物质的淘汰战略和替代方案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

3)臭氧层破坏造成的危害

臭氧层被大量损耗后,吸收紫外辐射的能力大大减弱,导致到达地球表面的紫外线B明显增加,给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多方面的的危害,目前已受到人们普遍关注的主要有对人体健康、陆生植物、水生生态系统、生物化学循环、材料、以及对流层大气组成和空气质量等方面的影响。

(1)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阳光紫外线UV-B的增加对人类健康有严重的危害作用。实验证明紫外线会损伤角膜和眼晶体,如引起白内障、眼球晶体变形等。据分析,平流层臭氧减少1%,全球白内障的发病率将增加0.6-0.8%,全世界由于白内障而引起失明的人数将增加10,000 到15,000 人;如果不对紫外线的增加采取措施,从现在到2075年,UV-B辐射的增加将导致大约1800万例白内障病例的发生。紫外线UV-B段的增加能明显地诱发人类常患的三种皮肤疾病。这三种皮肤疾病中,巴塞尔皮肤瘤和鳞状皮肤瘤是非恶性的。另外的一种恶性黑瘤是非常危险的皮肤病,利用动物实验和人类流行病学的数据资料得到的最新的研究结果显示,若臭氧浓度下降10%,非恶性皮肤瘤的发病率将会增加26%。科学研究也揭示了UV-B段紫外线与恶性黑瘤发病率的内在联系,这种危害对浅肤色的人群特别是儿童期尤其严重;

(2)对陆生植物的影响

臭氧层损耗对植物的危害的机制目前尚不如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清楚,但研究表明,在已经研究过的植物品种中,超过50%的植物有来自UV-B的负影响,比如豆类、瓜类等作物,另外某些作物如土豆、番茄、甜菜等的质量将会下降;

(3)对水生生态系统的影响

研究人员已经测定了南极地区UV-B辐射及其穿透水体的量的增加,有足够证据证实天然浮游植物群落与臭氧的变化直接相关。对臭氧洞范围内和臭氧洞以外地区的浮游植物生产力进行比较的结果表明,浮游植物生产力下降与臭氧减少造成的UV-B辐射增加直接有关。一项研究表明在冰川边缘地区的生产力下降了6-12%。由于浮游生物是海洋食物链的基础,浮游生物种类和数量的减少还会影响鱼类和贝类生物的产量。据另一项科学研究的结果,如果平流层臭氧减少25%,浮游生物的初级生产力将下降10%,这将导致水面附近的生物减少35%。

(4)对材料的影响

因平流层臭氧损耗导致阳光紫外辐射的增加会加速建筑、喷涂、包装及电线电缆等所用材料,尤其是高分子材料的降解和老化变质。特别是在高温和阳光充足的热带地区,这种破坏作用更为严重。由于这一破坏作用造成的损失估计全球每年达到数十亿美元。

与以往环境问题相比,本次高潮有很大的不同:

其一,影响范围不同。第一次高潮主要出现在工业发达国家,重点是局部性、小范围的环境污染问题,如城市、河流、农田等;第二次高潮则是大范围、乃至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大面积生态破坏。这些环境问题不仅对某个国家、某个地区造成危害,而且对人类赖以生存的整个地球环境造成危害。

中国历史时期气候变迁对历史产生了怎么样的影响呢?

全球气候变化

BIOX.CN 2005-4-14 9:41:00 来源:生命经纬

气候变化是一个最典型的全球尺度的环境问题.70年代,科学家把气候变暖作为一个全球环境问题提了出来.80年代,随着对人类活动和全球气候关系认识的深化,随着几百年来最热天气的出现,这一问题开始成为国际政治和外交议题.1992年联合国里约环发大会上,通过并开放签署《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气候变化问题直接涉及经济发展方式及能源利用的结构与数量,正在成为深刻影响21世纪全球发展的一个重大国际问题.

一、气候变化及其趋势

在地质历史上,地球的气候发生过显著的变化.一万年前,最后一次冰河期结束,地球的气候相对稳定在当前人类习以为常的状态.地球的温度是由太阳辐射照到地球表面的速率和吸热后的地球将红外辐射线散发到空间的速率决定的.从长期来看,地球从太阳吸收的能量必须同地球及大气层向外散发的辐射能相平衡.大气中的水蒸气、二氧化碳和其他微量气体,如甲烷、臭氧、氟利昂等,可以使太阳的短波辐射几乎无衰减地通过,但却可以吸收地球的长波辐射.因此,这类气体有类似温室的效应,被称?quot;温室气体".温室气体吸收长波辐射并再反射回地球,从而减少向外层空间的能量净排放,大气层和地球表面将变得热起来,这就是"温室效应".大气中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已经发现近30种,其中二氧化碳起重要的作用,甲烷、氟利昂和氧化亚氮也起相当重要的作用(见表 2).从长期气候数据比较来看,在气温和二氧化碳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见图 1).目前国际社会所讨论的气候变化问题,主要是指温室气体增加产生的气候变暖问题.

表 2 主要温室气体及其特征

气体 大气中浓度(ppm) 年增长(%) 生存期(年) 温室效应(CO2=1) 现有贡献率(%) 主要来源

CO2 355 0.4 50-200 1 55 煤、石油、天然气、森林砍伐

CFC 0.00085 2.2 50-102 3400-15000 24 发泡剂、气溶胶、制冷剂、清冼剂

甲烷 1.714 0.8 12-17 11 15 湿地、稻田、化石、燃料、牲畜

NOX 0.31 0.25 120 270 6 化石燃料、化肥、森林砍伐

引自全球环境基金(GEF):Valuing the Global Environment,1998

本世纪以来所进行的一些科学观测表明,大气中各种温室气体的浓度都在增加.1750年之前,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基本维持在280ppm.工业革命后,随着人类活动,特别是消耗的化石燃料(煤炭、石油等)的不断增长和森林植被的大量破坏,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不断增长,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逐渐上升,每年大约上升1.8ppm(约0.4%),到目前已上升到近360ppm.从测量结果来看,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增加部分约等于人为排放量的一半.按照政府间气候变化小组(IPCC)的评估,在过去一个世纪里,全球表面平均温度已经上升了0.3℃到0.6℃,全球海平面上升了10到25厘米.许多学者的预测表明,到下世纪中叶,世界能源消费的格局若不发生根本性变化,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将达到560ppm,地球平均温度将有较大幅度的增加.政府间气候变化小组1996年发表了新的评估报告,再次肯定了温室气体增加将导致全球气候的变化.依据各种计算机模型的预测,如果二氧化碳浓度从工业革命前的280ppm增加到560ppm,全球平均温度可能上升1.5℃到4℃.

图 1 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和气温变化

二、影响气候变化的因素

自然界本身排放着各种温室气体,也在吸收或分解它们.在地球的长期演化过程中,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变化是很缓慢的,处于一种循环过程.碳循环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化学元素的自然循环过程,大气和陆生植被,大气和海洋表层植物及浮游生物每年都发生大量的碳交换.从天然森林来看,二氧化碳的吸收和排放基本是平衡的.人类活动极大地改变了土地利用形态,特别是工业革命后,大量森林植被迅速砍伐一空,化石燃料使用量也以惊人的速度增长,人为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相应不断增加.从全球来看,从1975年到1995年,能源生产就增长了50%,二氧化碳排放量相应有了巨大增长(见图2-2).迄今为止,发达国家消 耗了全世界所生产的大部分化石燃料,其二氧化碳累积排放量达到了惊人的水平,如到90年代初,美国累积排放量达到近1700亿吨,欧盟达到近1200亿吨,前苏联达到近1100亿吨.目前,发达国家仍然是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国,美国是世界上头号排放大国,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排放总量也在迅速增长,前苏联解体后,中国的排放量位居世界第二,成为发达国家关注的一个国家.但从人均排放量和累计排放量而言,发展中国家还远远低于发达国家(见表 3).

图 2 1950-1995年全世界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碳排放量

表 3 15个排放二氧化碳最多的 序号 国家 二氧化碳排放量(百万吨) 人均排放量(吨)

1 美国 4881 19.13

2 中国 2668 2.27

3 俄罗斯 2103 14.11

4 日本 1093 8.79

5 德国 878 10.96

6 印度 769 0.88

7 乌克兰 611 11.72

8 英国 566 9.78

9 加拿大 410 14.99

10 意大利 408 7.03

11 法国 362 6.34

12 波兰 342 8.21

13 墨西哥 333 3.77

14 哈萨克斯坦 298 17.48

15 南非 290 7.29

世界资源所有:世界资源(World Resources)1996-97

人为的温室气体排放的未来趋势,主要取决于人口增长、经济增长、技术进步、能效提高、节能、各种能源相对价格等众多因素的变化趋势.几个国际著名能源机构--国际能源局、美国能源部和世界能源理事会,根据经济增长和能源需求的不同情景,提出了人为二氧化碳排放的各种可能趋势.从这些情景和趋势来看,在经济增长平缓,对化石燃料使用没有采取强有力的限制措施的情况下,到2010年化石燃料仍将占世界商品能源的3/4左右,其消费量可能超过目前水平的35%,同能源使用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可能增长30-40%.发展中国家的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长相对较快,到2010年,可能要从90年代初的不足世界二氧化碳排放量的1/3增加到近1/2,其中中国和印度要占发展中国家排放量的一半左右.即便如此,发展中国家人均排放量和累积排放量仍低于发达国家.到下一世纪中叶,发达国家仍将是大气中累积排放的二氧化碳的主要责任者.当然,如果世界各国采取更加适合环境要求的经济和能源发展战略,二氧化碳排放可能出现不同的前景(见表2-4).

表 4 世界能源理事会预计的能源消费和 二氧化碳排放情况(1990-2020)

高增长(1990-2020) 修改的参考方案(1990-2020) 参考方案(1990-2020) 强化生态保护(1990-2020)

经济年增长(%)

经合组织国家/前苏联和中欧国家 2.4 2.4 2.4 2.4

发展中国家 5.6 4.6 4.6 4.6

世界能源需求的增加比例(%) 98 84 54 30

二氧化碳年排放量超过1990年的比(%) 93 73 42 5

世界资源所等:世界资源(World Resources)1996-97

三、气候变化的影响和危害

近年来,世界各国出现了几百年来历史上最热的天气,厄尔尼诺现象也频繁发生,给各国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发展中国家抗灾能力弱,受害最为严重,发达国家也未能幸免于难,1995年芝加哥的热浪引起500多人死亡,1993年美国一场飓风就造成400亿美元的损失.80年代,保险业同气候有关的索赔是140亿美元,1990到1995年间就几乎达500亿美元.这些情况显示出人类对气候变化,特别是气候变暖所导致的气象灾害的适应能力是相当弱的,需要采取行动防范.按现在的一些发展趋势,科学家预测有可能出现的影响和危害有:

1.海平面上升

全世界大约有1/3的人口生活在沿海岸线60公里的范围内,经济发达,城市密集.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海洋水体膨胀和两极冰雪融化,可能在2100年使海平面上升50厘米,危及全球沿海地区,特别是那些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河口和沿海低地.这些地区可能会遭受淹没或海水人侵,海滩和海岸遭受侵蚀,土地恶化,海水倒灌和洪水加剧,港口受损,

大家知道,地球是一个大水球,表面大部分面积是海洋,陆地占比不高。水的比热容很大,吸热能力也很大。 大量海洋的存在让地球表面的温度波动非常小这样才适宜人类和其他动植物生存。 所以地球的温度,是由海洋决定的,而不是空气。 海洋的温度,主要取决于太阳和地球的关系而不是人类活动。

一、一般说来,适宜于农作物生长的亚热带植物北界线也随着南移· 一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经济停滞和衰退,长江流域大规模开发与南方经济上升二是五代两宋时期,南方经济上升并超过北方形成了新的经济重心三是明清以来,经济重心进一步南移,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畸形发展纵观三次大规模的经济重心南移,从中不难窥见地理环境变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气候干冷化之后的行动才更能看出一个朝代的战略水平。

厚重的中华文明史告诉我们,地球升温对大陆国家来说是绝对的好事! 1972年,大科学家竺可桢先生发表了一篇重磅论文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这篇论文指出中国五千年历史气候可以分为4次暖期和4次寒冷期。

二、中国人说,这是美国人构思的阴谋毕竟碳排放已经成为代表地球人发展权利的蛋糕,被争来争去。

有争斗的地方,就有权谋,就有骗局。能多排放点二氧化碳就代表你这个国家工业可以多发展一点,人民日子就会好过一点。可对于环保人士来说,地球人多排放一点二氧化碳,就会加速地球变暖,最终可能导致全人类的灭亡中央集权政府本身就有应对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的能力不把这种能力充分发挥出来,而是选择了收缩,那自然是白白浪费了组织潜力。

因此更重要的是对气候变化的应对,而不是其本身。2021年是中国人对气候变化,感知最直观的一年。其实上面的话,是真假参半的。地球正在加速变暖。这句话是真的,有科学研究佐证,科学依据咱们待会儿说。但人类活动导致的碳排放能加速地球的变暖?

这句是假的因为人类活动的那点碳排放,远远不能影响全球气温的变化。

三、为什么发达国家要限制发展中国家的碳排放呢?因为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已经走完,不允许发展中国家来抢他们的蛋糕。

发达国家只想躺平赚钱,用工业化成果永远剥削发展中国家。1880年左右,地球才有了可以覆盖全球的,比较精确的温度记录。 尤其是中国北方的寒冬,在90年代的时候有多难熬。

现在中国北方的寒冬已经没有那么可怕了。但幸好,中华文明有五千年悠久优秀的历史。?

中国古代王朝的兴衰,乃至朝代更迭,都与气候变动和气温升降有密切的关系。 所以可以肯定地说,全球正在变暖并且会加速变暖。北方降水增加对中国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呢这个问题放在别的国家显然无法回答。?

四、从图中,大家可以清楚地看到,每次气温剧烈下降,中国就要改朝换代。因为气温剧烈下降,导致降雨减少,粮食减产绝收,想要活命的农民必然揭竿而起。湿润温暖的年代,都是中国古代的盛世王朝!

从秦汉盛世、隋唐盛世一直到春秋战国时期孔夫子心心念念的夏商时代,

都是中华文明爆发中国人小日子过得美美的时代。如今盛世中华要在这样的天时之下强势回归了么如前文所说,地球是一个水球,表面积的71都是水。

因为水有巨大的比热容能够吸纳大量的太阳光能和热量,然后缓慢释放,才使地球有一个相对稳

定的温度,万物才能在恒温下生存。这个特性,临近海边的人感觉不大,深居大陆的人感受颇深。

因为根据学者研究年平均气温下降1度内陆地区的冬天可能要下降十几度,中国的年降水

量会下降100毫米。

400毫米等降水量线,是中国农耕的生死线300毫米等降水量线,是中国畜牧业的生死线。?

五、低于200毫米等降水量线的地方,则被称为死亡沙漠。

驰名于世的万里长城,恰好就是沿着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修的。如果地球的年平均气温下降1度这么多,中国的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会往南推400里。而秦汉时期修建的古长城与明清时期修建的古长城相隔遥远它们之间的距离恰好就是等降水量线南推的距离。西方渲染的是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对南极北极动物生存不利。五千年来中国气候波动的总趋势是温暖期一个比一个短温暖度一个比一个低这就从整体上决定了农业经济为基础的经济重心向南迁移的趋势,经济上南盛北衰的局面出现。东西差距及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大。?

但却故意淡化全球变暖后,动植物都会呈现万物生长欣欣向荣的局面。降雨增多,固然会让中国防汛压力增大,但降雨增多,给中国带来的却有更多实实在在的好处。从农业方面来看,降雨多了很多荒漠和戈壁滩会变成良田,粮食产量增加是必然的。从工业角度来看降雨多了,适宜人居住的地方也就多了,发展空间大,绿色植被多,目标将不再是问题。?

况且中国追求的新能源目标里,水力发电又稳定又便宜降雨量多了,多修几座水电站,眼下中国的电荒将迎刃而解。

古楼兰 古河套平原等地将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中华大陆的第四次盛世即将来临这是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也许我们能够亲眼目睹,中华汉唐之威在蓝星上再次闪耀!

关于“环境问题”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之岩]投稿,不代表六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62v5.com/cshi/202501-516.html

(338)

文章推荐

  • 参加科普活动心得体会【三篇】

    网上科普有关“参加科普活动心得体会【三篇】”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参加科普活动心得体会【三篇】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心得体会#导语科普活动是以科普为主题开展的一种有组织、有目的的群体性活动,旨在向公众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倡导

    2024年12月15日
    5
  • 一年级上册数学重要知识点_1

    网上科普有关“一年级上册数学重要知识点”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一年级上册数学重要知识点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如果说学习一定有捷径,那只能是勤奋,因为努力永远不会骗人。学习需要勤奋,做任何事情都需要

    2024年12月15日
    5
  • 给我一些关于古埃及的资料!越多越好!

    网上有关“给我一些关于古埃及的资料!越多越好!”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给我一些关于古埃及的资料!越多越好!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摘取自俞磊的《文明史》古埃及的历史综述。这三十一个王朝从公元前3100年埃及统一起,第一、第二王

    2025年01月14日
    343
  • 高姿胶原多肽系列怎么样

    网上有关“高姿胶原多肽系列怎么样”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高姿胶原多肽系列怎么样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该品牌护肤品挺不错的。根据京东查询得知,高姿胶原多肽系列是一款备受好评的护肤品系列,高姿胶原多肽系列以胶原多肽为主要成分,为肌肤提

    2025年01月14日
    390
  • 家长必读的10本书

    网上有关“家长必读的10本书”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家长必读的10本书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家长必读书籍:《好孩子的成长99%靠妈妈》、《爱的教育》、《习惯决定孩子一生》、《好妈妈胜过好老师》、《阅读的力量》、《正面管教》、《最

    2025年01月15日
    340
  • 根据所学的有关生物实验知识回答下列问题:(l)①、②、③、④是使用操作显微镜的几个步骤.如为显微

    网上有关“根据所学的有关生物实验知识回答下列问题:(l)①、②、③、④是使用操作显微镜的几个步骤.如为显微”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根据所学的有关生物实验知识回答下列问题:(l)①、②、③、④是使用操作显微镜的几个步骤.如为显微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

    2025年01月16日
    311
  • 沪渝高速与济广高速的区别

    网上有关“沪渝高速与济广高速的区别”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沪渝高速与济广高速的区别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1、起止地点。沪渝高速(G50)起点位于上海市,终点位于重庆市,全长约1768公里。济广高速(G35)起点位于山东省济南市,终

    2025年01月16日
    308
  • 开办暑期培训班违法吗?

    网上有关“开办暑期培训班违法吗?”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开办暑期培训班违法吗?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在国内,不少家长为了给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和机会,选择让孩子参加各种培训班。而

    2025年01月17日
    294
  • 好书推荐手抄报 简单漂亮

    网上有关“好书推荐手抄报简单漂亮”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好书推荐手抄报简单漂亮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好书推荐手抄报内容《安徒生童话》丹麦安徒生安徒生是一个世界知名的儿童文学作家,19世纪第一位赢得世界声誉的丹麦作家,也是世界

    2025年01月17日
    269
  • 河北考生多少分能上海南科技职业大学

    网上有关“河北考生多少分能上海南科技职业大学”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河北考生多少分能上海南科技职业大学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2023年海南科技职业大学在河北招生,最低分数为234分,位次:217050。以下是海南科技职业大学在河北

    2025年01月17日
    283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4条)

  • 之岩
    之岩 2025年01月17日

    我是六二号的签约作者“之岩”!

  • 之岩
    之岩 2025年01月17日

    希望本篇文章《环境问题》能对你有所帮助!

  • 之岩
    之岩 2025年01月17日

    本站[六二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 之岩
    之岩 2025年01月17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环境问题”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环境问题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记性好的话,背下来,让你老师吓倒一...

    联系我们

    邮件:六二号@sin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我们